@chenwen #94913
标记这种数据,是因为现代印刷、要解决电子版与实体印刷的冲突。
因为电脑、电子版滚一下鼠标就能缩放,对“原大印刷”造成极大干扰,所以就标记出原书的板框高度,即“原书框高XX厘米”,到印刷电子版的时候只要把印刷出来的书页,一测量,印刷的版框高度同原书的版框高度吻合,就证明与原书一样大小,所谓原大印刷。(但是,测量是有误差的,电子图片有时会变形,这就看出版商的责任心了。)
不用整版,应该是因为测量的时候不适合把书页拆回原样,天图这种拆书扫描挺折寿的。直接去量半版更方便,本来就是精细的对折,一半的数据*2就是整版的数据。
(↑红线即板框高度,当印刷页数据与提供的原书数据吻合,代表印刷件已经达到原大)
还有一些在旁边放个色卡的,也是这种原理。例如日本的图书馆就喜欢放色卡,比较专业,是为了印刷用的。
那些色卡的颜色是固定的(统一生产的标准对照物,很贵),PDF文件印刷出来的复制本,拿色卡去对,当手上的色卡与印刷件的色卡颜色一样,就证明电子版印出来的颜色跟原书一样,如果不一样,就开动调试软件把电脑上的图片进一步调整。再印再对。实际也有偏差,都是细活,都是看良心。
(↑原件与标准色卡)
(↑疑有色差的电子图档)